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其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emp3600留言 | 贡献2019年2月5日 (二) 14:56 →‎修改 Wikipedia:上传的上傳精靈的標題字數限制:​ // Edit via Wikiplus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本页讨论與維基百科有關的话题,但不包括新闻方针技术求助條目繁简处理

  • 如果您需要就具体条目应当如何编辑才符合中立性原則寻求社区共识,请前往條目探討留言。
  • 請在主題欄简明扼要地寫出問題主旨不要使用如「新問題」等無意義的文字。
  • 請勿公開姓名、地理位置、電話、Email地址等联系資料。我們通常只在此頁回應,並不利用Email或電話等私下回應。
  • 無關維基百科專案的問題,請往知識問答相關頁面询問。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沒有主題的頁面如何評級 194 12 A2569875 2024-06-10 08:41
2 評級系統缺失問題 215 21 Ericliu1912 2024-06-12 00:22
3 管理人员申请预讨论 60 18 阿南之人 2024-06-13 11:52
4 對新用戶禁用內容翻譯工具(續) 32 13 SCP-2000 2024-05-24 00:31
5 Unblock-zh.org 59 14 SunAfterRain 2024-06-11 01:54
6 第二十二次動員令籌備討論 1 1 T45614631 2024-06-05 11:07
7 2024年非洲月籌備討論 1 1 Alankang 2024-06-10 22:08
8 設立法輪功為高風險主題 72 19 Wetrace 2024-06-14 09:15
9 关于「Save to」和「Moved to」 9 7 Ericliu1912 2024-06-05 12:35
10 將「1945年後臺灣政治」訂為高風險主題 31 15 Wetrace 2024-06-14 09:18
11 关于条目中出现的英雄联盟英雄名称的问题 1 1 0xDeadbeef 2024-06-08 12:39
12 关于牢大 4 2 YFdyh000 2024-06-10 22:01
13 維基餐廳食品增減 23 12 Sanmosa 2024-06-14 07:02
14 移除Module:RFX report的「驗票」連結 6 3 LuciferianThomas 2024-06-12 12:42
15 要求社群处理Mys 721tx管理员扰乱性用权、诽谤用户事情 30 13 HYHJKJYUJYTTY 2024-06-14 11:29
16 動議:凍結社群解任管理人員程序直至仲裁委員會成立或按照當前新主流共識更改RFDA要求 31 11 Ericliu1912 2024-06-14 11:5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維基專題與協作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修改Wikipedia:何谓共识的第一句話

Wikipedia:何谓共识首句提到「共識是指分歧雙方擱置爭議,達成能夠被各方所接受的陳述(即使有時只是勉強接受)的社群解決方案」。後半句我認同,但「擱置爭議」不太對吧?之所以要達成共識,是為了解決爭議,怎麼反而是把它擱著? -KRF留言2019年1月6日 (日) 08:10 (UTC)[回复]

因为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互不妥协,争持不下,变成拉布状态,干脆就保持原有情况,说得好听就是“搁置争议”。——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1月6日 (日) 12:36 (UTC)[回复]
拉布狀態?是指拉鋸狀態嗎?我認為求出共識的這個過程無論如何都還是要從面對爭議、釐清爭議,用擱置來形容,好像比較接近放著不管的意思。-KRF留言2019年1月6日 (日) 14:22 (UTC)[回复]
事实上,就是这样,如果谈不妥,只能放着不管(如果现有的机制还能运作的话),很多冗长的讨论最终都是沦落至此也就因为如此。——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1月7日 (一) 00:53 (UTC)[回复]
  • 我建議這樣改:

未必每一次都只是沒共識而擱置,但不排除這個可能性。Sæn請支持近期特色列表評選 2019年1月7日 (一) 07:45 (UTC)[回复]

这不是方针或者指引,应该修改并不是问题。——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1月7日 (一) 07:47 (UTC)[回复]
但我還是想看其他人的反應,如果大部分人不反對的話,我就修改。Sæn請支持近期特色列表評選 2019年1月7日 (一) 07:56 (UTC)[回复]
我覺得修改後的版本比較妥當。-KRF留言2019年1月8日 (二) 10:00 (UTC)[回复]
(!)意見:分歧各方都接受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共識,事實上很難達成。維基在不同的指引及方針,或直接,或間接都提及並說明了「共識」的概念。我個人理解共識的概念是「維基重視通過辯論來達成共識,共識是指一方能有效回應及反駁對方的觀點,甚至能適當地妥協反方的意見。」因此,要達成共識,一定要回應及反駁每個反對意見。對於一些重大議題,管理員在於判斷共識上有重大的角色。靠拉票,比較人數多少,不是維基定義的共識。即使是投票,維基也重視投票背後的理據,或者說看誰說得有道理。--蟲蟲飛♡♡→♡℃留言 2019年1月8日 (二) 12:11 (UTC)[回复]
支持楼上。反驳在达成共识中是必要的。各方要明确同意什么不同意什么,就不同意的地方进行细分、尽量确认哪些地方是真正不同意的。就不同意的内容进行具体的说明。如果各方道理都说开了,最后仍然不能达成一致的情况当然有,但至少已经达成一致的部分就可以记录下来成为社群共识了。而且如果大家已经说开了,在细节上也想明白有多大影响,通常都是会愿意做一点妥协的。 --122.211.109.58留言2019年1月15日 (二) 05:29 (UTC)[回复]
其實兩者不是因果關係嗎?你們提出的是因,我提出的是果,根本沒衝突。Sæn請支持特色列表評選 2019年1月22日 (二) 10:36 (UTC)[回复]

提议修改存废讨论模版下模版的文字表述

優良條目典范条目子頁面繁簡皆有的問題

考量數量,擬將繁體的子頁面全數移動到簡體,因數量龐大先於此諮詢意見。--Xiplus#Talk 2019年1月13日 (日) 07:03 (UTC)[回复]

看看是不是要把"Wikipedia:特色條目/"、"Wikipedia:特色列表/"也統合一下 --Kanashimi留言2019年1月13日 (日) 07:13 (UTC)[回复]
Wikipedia:特色條目下好像都是重定向,特色列表並沒有更名吧。--Xiplus#Talk 2019年1月13日 (日) 09:24 (UTC)[回复]
有移動的必要嗎?--【和平至上】💬📝 2019年1月13日 (日) 09:55 (UTC)[回复]
同上。后者数量少一点还好,前者一千余的移动,有点大费周折,理据不强。--YFdyh000留言2019年1月13日 (日) 09:59 (UTC)[回复]
對於日期頁面必須採用簡體,否則首頁部分的分析程序語法會有錯誤。不知@Kanashimi的更新首頁典範條目的機器人能否應付繁簡的問題?--Xiplus#Talk 2019年1月13日 (日) 15:40 (UTC)[回复]
由於Wikipedia:典範條目/日期更動,故導致錯誤建立,已經還原該次編輯,並提請全保護。 Willy1018(留言) 2019年1月13日 (日) 17:56 (UTC)[回复]
加了偵測頁面的功能。請檢查現在是否還有沒有問題。機器人會偵測頁面的繁簡變化。但是對於重定向頁的情況就得要手動判斷了。 --Kanashimi留言2019年1月13日 (日) 21:03 (UTC)[回复]
@Kanashimi{{FeaturedContentType}}一律偵測簡體頁面來決定是典範條目還是特色列表。--Xiplus#Talk 2019年1月14日 (一) 00:51 (UTC)[回复]
有必要对子页的繁简用字统一,这会影响到首页和存档中基于日期的或者单个项目的条目路径的转换。——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 避免做作,免敬 2019年1月14日 (一) 01:46 (UTC)[回复]
除此之外還有使用Special:前缀索引、搜尋等小問題。--Xiplus#Talk 2019年1月17日 (四) 01:43 (UTC)[回复]
@Sanmosa建議更正,因為討論存檔不見得會在一起,這種「在上面」的敘述極有可能隨之失效。——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2日 (二) 10:17 (UTC)[回复]
@Sanmosa諾,現在已經失效了。——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7日 (日) 14:41 (UTC)[回复]

Wikipedia:保護方針的圖示討論後續

「台灣」「正體」?

Emmmm都特地寫正體了,不是應該正名為臺灣正體麼?我記得台只是假借字?台的本字不是發音ㄧˊ或ㄊㄞˉ之類的嗎?——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2日 (二) 11:19 (UTC)[回复]

讀音 解釋
一ˊ 喜悅(據《說文解字.口部》)、第一人稱代詞或疑問代詞、姓氏
ㄊㄞ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等地之「台」之讀音
ㄊㄞˊ 「臺」之異體、「颱」之異體、「檯」之異體
發音的部分只是說明台的本字與臺毫無關係而已。——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5日 (五) 01:01 (UTC)[回复]
然而这是当代台湾汉语标准吗? --122.211.109.58留言2019年1月25日 (五) 10:20 (UTC)[回复]
目前似可通用,然而臺灣方面的「當代標準」的確是「臺」。——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5日 (五) 11:37 (UTC)[回复]
那就行了。作为兴趣我们了解本字之类的是好的,但那不可以作为维基百科上使用汉字的论据。中文维基百科只应以当代汉语书面语的现状为基准。 --180.17.199.164留言2019年1月26日 (六) 03:38 (UTC)[回复]
既然都表示「中文维基百科只应以当代汉语书面语的现状为基准」,那麼就應該改為臺灣,畢竟台灣只是通用並非正式用法。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2019年1月27日 (日) 16:06 (UTC)[回复]
官方立场中将其等同,认为在以后的编辑中可以写成臺,但没有必要特意去改正。--Tazkeung(CommentHERE) 2019年1月28日 (一) 04:12 (UTC)[回复]
@Tazkeung官方各式文件、法律、民間正式文書等皆用臺,台只是「通用」(用了不會被行政機關 ban);另外,本討論的目的是最上面的繁簡轉換標籤,不涉及條目內容。——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8日 (一) 17:35 (UTC)[回复]

要求将Wetrace列入MediaWiki:Echo-blacklist

如题。在Talk:邪教等处滥用Ping功能,已经对Techyan和我构成了严重的骚扰。Techyan已经表达其不满:“还有,在我打这段话的时候,我的手机在旁边响了7次。我能看到系统给的提示,不用这么叫我。”警告后继续。我故而确信该用户不适合使用该功能。建议全站拉黑。--云间守望 2019年1月27日 (日) 05:05 (UTC)[回复]

Wetrace-(:)回應-WQL說法,涉及扭曲,不符事實。
  1. 關於ping WQL的部分。WQL以此理由指控在下「破壞」,在下詳細理由如後,貼過來。
  2. 關於ping Techayn,手機響七次?WQL您是否注意到,在Techyan說這句話之前,在下只ping了Techyan 1次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5:44 (UTC)[回复]

轉貼:Wetrace回應/WQL舉報與事實不符

  • Talk:邪教编辑 | 主頁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 WP:STALK。七天前,因个人事务繁忙无法回应,敬请知悉。而过去三天时间里,我的笔记型计算机受损送修期间,受制于网络配置等原因暂时无法登录维基百科。不回应并非没有原因。
    但在这期间,我的电子邮件就一直没停下来过。留言三次,ping两次。我用手机登入了一次,删了一次留言,其实您就应该知道我看到了。但是,一直反复留言,我没看出来您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可言。反复恼人与不必要的接触,您是打算怎么做呢?顺便离题一句,大字报这种事情,我想也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吧,居然还能在这个条目的讨论页上看到,还是对岸学习大陆糟粕的行为。惊了。
  • 发现人:云间守望 2019年1月27日 (日) 03:14 (UTC)[回复]
  • 处理:
  • 這樣ping人着實不當,此人先前也是這樣ping Techyan的(Techyan說明白了不要再繼續ping他以後,他還繼續)。SænThe Trve Lawe of free Monarchies 2019年1月27日 (日) 03:55 (UTC)[回复]
Wetrace-(:)回應-WQL這樣的舉報,形同遊戲維基規則、涉及誣告用戶了。
  1. WQL說七天前繁忙無法回應。實際上1/20~1/24,WQL在其它頁面編輯次數超過80次。[3]
  2. WQL編輯戰且不參與討論,在下ping通知,是盡通知義務,要求編輯參與說明。
    1. WQL高爭議的編輯、理由不符,又反覆,導致條目被保護。WQL依照方針本來就有說明回覆義務。其他人也事務繁忙。但WQL前四天沒有回應的同時(條目討論頁,WQL在一週來沒有任何一筆討論紀錄,直到今天才回覆,而且仍然沒回應他之前沒說清的多筆刪除),持續編輯其它,編輯次數超過80筆。
  3. 一週來,前面四天,一共ping幾次?在哪些地方?在下在條目討論頁的說明,以及WQL個人頁留言邀請討論。WQL完全沒有回應,但WQL仍繼續編輯其它,編輯次數超過80筆。
  4. 後面三天1/24以來,WQL並未告知電腦有問題。在下僅ping了幾次?實際很少,就是提個醒。
    1. WQL說「我用手机登入了一次,删了一次留言,其实您就应该知道我看到了。」--這樣的說法證實WQL明知但未回覆、WQL刪除在下的留言又沒有來參與討論及任何回應,這樣的狀態,是前面四天就已經發生中的。從在下的理解,會覺得WQL是持續拒絕參與討論,因此繼續通知。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4:35 (UTC)[回复]
(:)回應-關於ping Techyan的部分。Techyan身為管理員,對於保護條目(限制條目編輯)的合理性不足,Techyan的說明對WQL的說法顯然有問題,但Techyan一直沒有回應。Ping他是合理的。反而是另一位管理員AT來表示意見、用戶Kolyma(Techyan以Kolyma的編輯作為WQL加17個模板的可行原因)在條目頁回覆對Techyan的認知並不表認同。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4:44 (UTC)[回复]
WQL(:)回應Wetrace:Wetrace这样的回覆表现出其对于方针是无知的。
  1. 方针可没说有回覆义务哦,如果有,这和五大支柱抵触。
    我电脑有问题,是否要通报你呢?
    “僅ping了幾次”——五次啊五次。--云间守望 2019年1月27日 (日) 04:42 (UTC)[回复]
(:)回應-WQL您好
  1. 「維基方針,維基百科不強迫人參與。」----但是,您已經參與且編輯。編輯者,本來就有參與討論的義務。您的編輯作為跟理由對不上,在下於討論頁已經提出。依據方針,變動編輯者,負舉證責任,如果您不願參與討論、提不出合理理由,就不該堅持自己的編輯。
  2. 您電腦有問題不需通報在下,但在下也沒有辦法知道您沒有回應,是電腦故障?或刻意為之?畢竟前四天,您沒有任何回應的情況,您仍然編輯其它80多筆。
  3. 5次是哪幾天呢?在下作法,是留言給您時,就ping通知您。另一位用戶也留言問您,您也都沒回覆。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4:49 (UTC)[回复]
其一,五次是您过去三日给我留言触发通知功能的总数。
其二,我无意已读不回。原本删除留言后就应该尽快回复,只是电脑坏了确实无法回复。我并没有参与讨论,您这么做就是强迫。
其三,三天ping五次已经属于异常情况,早已超过正常范围。--云间守望 2019年1月27日 (日) 04:54 (UTC)[回复]
(:)回應--WQL好,只要比對一下編輯紀錄,您應當知道您的說法「與事實不符」,這已經涉及刻意扭曲了。
  1. 您說「過去3日五次」。實際上在下通知5次,但分布在一週,是「1/20~1/24四次」、「過去3日僅一次」
  2. 您說過去3日您電腦送修故障。但1/20~1/24四天,您做了其它超過80筆的編輯,您都沒有來回覆。
  3. 您說「无意已读不回。原本删除留言后就应该尽快回复」---但實際上WQL您第一次刪除在下留言,是在1/22[4]。您說電腦是1/24送修。您在1/22~1/24期間仍在其它頁面有大量編輯筆數。
  4. 在下一週ping您五次,異常嗎?列在下面。[5]
    1. 1/20條目討論頁,在下主動詳列多點理由,指出您的編輯理由有問題。您無回應,還再次以無關理由刪除第三方可靠來源全段落。
    2. 1/20條目討論頁,過19小時,請您回覆。「您好,還請移駕回應,參與討論。」
    3. 1/22條目討論頁,請您回覆。「您好,也到您個人討論頁留言,還請您參與回應上面的討論。上面的討論,是回應您刪除內容的作法,還請您回應一些疑問。感謝」
    4. 1/24條目討論頁,請您回覆。「您好,在下通知多次皆未獲您回應。在您個人頁留言也被您刪除而沒有回應。還請您參與回應上面的討論,謝謝。」
    5. 1/26條目討論頁,請您回覆。「您好,在您個人頁面第三次留言,也是多次ping您了。請您參與回應以上的討論。」
  5. 三次在您個人頁留言。
    1. 1/22留言,1/22被WQL無理由清空[6],WQL沒回覆。
    2. 1/24留言[7],無回覆。
    3. 1/26再來補一句,請移駕討論。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4:59 (UTC)[回复]
(!)意見-以上過程,皆是有正當理由、且並非騷擾性留言。這過程,明白顯示WQL拒絕回應討論。怎會反過來說是Wetrace騷擾呢?(副知參與過程的@john doe 120AT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7日 (日) 05:05 (UTC)[回复]
先不說回應問題。如果不想被ping的話可以關掉,與此同時如果有用戶反映ping次數太過頻密的話,也應該相對地克制一下。我覺得這是基本禮儀,畢竟不是所有用戶每天都有充足時間參與維基,請多加體諒。—AT 2019年1月28日 (一) 06:21 (UTC)[回复]
謝謝AT指教意見,(1)在下贊同您所提出的原則,平時一般性編輯,有必要ping通知一下即可(覺得還沒必要到個人頁留言的情況下),也是讓相關者知悉。(2)而這次情況,實在因為WQL所做爭議且無理由的編輯,一週皆無回應,且刪除留言,在下只能透過這樣方式,提醒對方,頻率並不算高。而且前四天,WQL做了八十次編輯、也清空在下的留言提醒,但卻沒有做任何回應。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19年1月28日 (一) 06:29 (UTC)[回复]
如果對方無意願溝通的話,您也不必要繼續。有空有需要的話自然會回,不回的話也不需要太過在意。—AT 2019年1月28日 (一) 14:51 (UTC)[回复]
我不討論誰對誰錯(討論看下來我覺得你在劣勢),我和某位我討厭的維基人也是如此,要他加上來源從暑假喊到過年,但通常對方打定不想理你的時候是肯定不會理,這個時候也不要跑到他人留言區敲門,一來對方會抓到機會揪著你的不是,這個時候你是對的也不對了。維基上面有很多海灘,不一定每個都很好,過了一段時間你大概也知道誰是好人還是G8人,如果還想要安心編輯,不是跑去隱居(就是那種指自己寫要看他討論都很難找的高人)就是當傻瓜,不是每次伸張正義都可以讚許,看不下去就把移除監視列表,這樣心情也好一點。
還有別人沒回應「無理由掛17個模板,是否屬編輯爭議」也不要太急,寫維基你就要準備許多流程會跟烏龜一樣慢,因為我們都是志工不是時間很多的人。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18:08 (UTC)[回复]
  • 我不想管Techyan留言前後Wetrace究竟ping了他多少次,但Techyan表明不想被Wetrace ping的時候,Wetrace還繼續ping,就很明顯非常不恰當了。這不是數字大小的問題,而是心態是否正確的問題SænThe Trve Lawe of free Monarchies 2019年1月29日 (二) 23:35 (UTC)[回复]

《求闻》的讀者調查?

請問有興趣回覆的讀者們可以在那兒討論呢?--Temp3600留言2019年1月27日 (日) 14:06 (UTC)[回复]

@WQL。——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9日 (二) 02:10 (UTC)[回复]

@WQL?——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2月1日 (五) 08:22 (UTC)[回复]

@Temp3600Ericliu1912没有地方讨论。想要讨论的话去互助客栈开讨论串就行了。--Techyan留言2019年2月3日 (日) 02:33 (UTC)[回复]

又有網站抄襲維基百科資料

這個網站似乎是完全的拷貝網站,內容與中文維基百科完全相同,介面也一模一樣(只是解析度比較霧,疑似阿卡林力場?),只差在有廣告讓它露了餡。——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19年1月27日 (日) 14:37 (UTC)[回复]

Viu某動畫介紹節目第12集的内容

關於我轉生變成史萊姆是講及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三上悟他在隨機殺人的強盜刺殺下結束了歷經三十七年的人生。當他從沉睡之中清醒過來,面臨到的是看不見、聽不到,而且身體圓滾滾的狀況,他意識到自己投胎轉世成了「史萊姆」。而目前大多內容以web版及書籍版內容混雜,然後兩者的劇情走向已經截然不同,今次動畫劇情會如何改編亦令人期待~

當時維基百科上的内容

一名普通的上班族,三上悟他在隨機殺人的強盜刺殺下結束了歷經三十七年的人生。當他從沉睡之中清醒過來,面臨到的是看不見、聽不到,而且身體圓滾滾的狀況,他意識到自己投胎轉世成了「史萊姆」。 透過能夠奪取對手招式和能力的「捕食者」,以及精通於森羅萬象的「大賢者」兩項技能,逐步走上成為史上最強的史萊姆之路。 關於wiki上的內容現在請以參考為主,大多內容以web版及書籍版內容混雜,然後兩者的劇情走向已經截然不同。

鉴于Wikipedia:合并请求Wikipedia:移动请求的使用率不高,现发起社群调查

一、如果您要移动一个页面,您会先上手操作,还是先提起移动请求

二、如果您要提起一项有关合并两个页面的讨论,你会去对应条目的讨论页面提起合并请求,还是提起页面存废讨论选择“(±)合併”选项?

抑或者,直接上互助客栈条目讨论板块其他板块讨论?

--云间守望 2019年1月29日 (二) 03:24 (UTC)[回复]

修改 Wikipedia:上传的上傳精靈的標題字數限制

目前使用上傳精靈的字數限制最少9個字元,不區分中英文以字元算,這是enwp帶來的設定,en兩三個單字就可以達到9個字元,而中文不用到9個字原來表達一個圖片的名稱,限制9個字元會造成困擾,Special:上传文件則沒有字數限制,根據檔案使用方針說明只需要清楚標示即可,是否減少上傳精靈的限制。-Zest 2019年1月29日 (二) 07:20 (UTC)[回复]

赞同:我认为应当清除此限制。--XL-028留言2019年1月29日 (二) 08:24 (UTC)[回复]
其实是10个字符,见var tooShort = (name.length < 10);(&)建議可以减少为5-6个字符的限制(并加入指引和设置?),或者是仅警告。——小老虎3018 2019年1月29日 (二) 10:09 (UTC)[回复]

想詢問各位的想法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這句話是當在下目睹一場編輯戰時所感觸到的。當只有自己處於自己的立場努力堅守著的時候,由於過度產生腎上腺素以「備戰」或「備逃」,所以對於外來的壓力其實是會被放大的。說了這麼多應該要進入正題了:

在D君的對某部作品添加上英文翻譯被回退時,D君為自己的編輯進行「辯護」(D君引用的是英文維基百科上的暫時譯名),在下相信這個行為是在平常不過了。不過對方也堅守自己的立場,告訴D君WP:是英文維基說的!是不可行的,堅決D君的編輯是不當的,因此產生了編輯戰,在你來我往不互相討論的時候,突然管理員從天上降臨,也把D君的編輯按下回退送出去,原本D君就慌張了,這下更生氣了,D君也嘗試著修改他做出的編輯,在編輯摘要對管理員的態度可能不是很好,最後管理員以「破壞」將D君封禁31小時。

很多人看待此事都認為D君的態度不對,但那些大部分都只是站在管理員的立場看待而已,並沒有人站在D君的立場著想,還記得各位第一次被回退是什麼心情嗎?我相信是很失落吧!不要說不會,其實D君的心情就是如此,在加上WP:破壞定義如此:

請問D君做出哪一點是為了破壞不是為了改進維基百科呢?此外,對方提到的WP:是英文維基說的!的確有道理,但WP:是〈是英文維基說的!〉說的!提到的也有道理,維基不是鼓勵各位大膽的編輯嗎(破壞擾亂除外)?在下認為D君受到的對待實在不公平,D君由於被封禁的緣故而不想繼續編輯,這樣維基就少了一個人才,每件事至少都會有正反兩極的看法,不應該只是基於特定角度給予支持,在這裡願意改進維基的用戶也不少,特別是管理員更要公正,所以特別在這裡詢問各位的意見。

以上只是在下個人的想法,小的可能方針還不熟悉,希望不要引起紛爭。--MeritTim留言-給予警告 2019年1月29日 (二) 10:38 (UTC)[回复]

  • 撇开封禁问题,就此事而言。
  1. 英文名称写enwiki的名称似乎没有什么不妥。既然讨论的本身是英文,那么以英文维基百科为准就没有什么问题。此处引用WP:是英文維基說的!显然是误用,上述论述是指英文维基百科的方针政策到了中文维基百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而不能直接使用,并非可以随意扩大。不过,
  2. 既然原文是日文,那么在中文维基百科出现英文似乎并没有什么必要性。顺便,
  3. 敦促编者不要在原名非英文名,且无必要的情况下一律给条目加上英文名。实际上会使读者困惑。
再者,就中文维基百科实际情况而言,有必要增加对新人的友好度,非故意扰乱秩序应当以提醒理解方针为主。否则编者数量只会越来越少(不比英文维基百科)。~ viztor 2019年1月30日 (三) 11:47 (UTC)[回复]
  • 讨论确系最大公约数。但假设英文维基百科去讨论一个条目的中文名称是什么,是不是显得滑稽?这里是因为语言应该以其(原文有受教育的)使用者的标准用法为准,这是语言学的共识。因此,中文维基百科的译名应该尊重对应语言社群。如果认为译名不准确,应该到对应语言社群探讨,而不是在中文维基百科探讨。~ viztor 2019年1月30日 (三) 12:12 (UTC)[回复]
  • 該管理員對Doomsday2017採取的封禁顯然是很有問題的:
一、根據1234556789共9個記錄查詢,很顯然Doomsday2017並沒有超過3次回退
二、根據Doomsday2017的封鎖日誌,Doomsday2017被封禁的理由是「破壞、違反回退不過三原則」,但很顯然Doomsday2017的行為並不是破壞
  • 題外話,關於外文名稱可以看這個討論[10],而我記得去年好像也有類似的事件,該事件為執意把英文加上動漫的編輯以及執意把英文從動漫刪除,基本上東西的外文名稱為一個,除非他有特殊的理由(例如中二日本人創造的小說書名是法文之類的),而中維的主要語言為中文,所以名稱只會放入中文,對於執意將日本漫畫塞入英文有時候我真的很黑人問號,ONE PIECE就算了,聲之形放入我就覺得沒有必要。 --船到橋頭自然捲留言2019年1月30日 (三) 12:46 (UTC)[回复]

關於條目「青春豬頭少年」的英文名稱及參考來源更動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批量回退HutstzarPloyslotus的編輯

有些摧毀了內部連結或有其他問題,擬全數回退,或是用機器人判斷出哪些需要回退後批量回退,請協助檢查哪些類型是需要回退的。--Xiplus#Talk 2019年1月29日 (二) 11:22 (UTC)[回复]

Wikipedia:保護方針針對非漢字圖標的細節舉行第二輪投票

ORES引入问题

英文维基百科的最近修改页面的时候看到了不一样的过滤器,像是高质量/低质量编辑,很好奇为什么中文维基百科没有。

跑去看了好几个文档……发现这个功能是基于ORES(Objective Revision Evaluation Service,客观巡查与评分系统)实现的,然而单从这个列表上面看就发现它对于中文环境的支持非常不全面,仅能初步根据词汇(旧页面)判断修改是否符合标准,是否需要回退。

该功能的实现和部署曾在技术区有过通知,分别见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16年8月#Tech_News:_2016-34Wikipedia:互助客栈/技术/存档/2018年6月#Improvements_coming_soon_on_Watchlists

在其他区问这个问题,一是怕技术区根本就无人问津,二是这个问题早就超出了技术范围……因为这个系统基于数据学习,所以我认为很多人都可以为系统的词汇分析做出不小的贡献。同时,这个系统如果能在中文维基百科上面运转,将会协助巡查工作,并能更好指出破坏并及时回退,减轻巡查和回退员的负担,同时往远看可以帮助进行初步的条目分类工作。

当务之急应该是请求对中文的基本支持,同时,这里也有关于中文词汇判断的疑问需要处理。希望有想法或有时间的维基人可帮忙处理。

相关页面:和条目分类评级有关的Wikipedia:标注m:Wiki_labels,貌似也已搁置。——小老虎3018 2019年1月31日 (四) 07:05 (UTC)[回复]

咕。( Stang3 2019年2月1日 (五) 17:53 (UTC)[回复]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9年1月31日 (四) 16:14 (UTC)之前加入的。

各位见过最搞笑的编辑注释都有哪些?

如题,欢迎各位发出来让大家乐一乐。--侧耳倾听 2019年2月1日 (五) 06:12 (UTC)[回复]

討論設立趣味競猜的可行性

近年維基百科人氣沒有成長,為了增加活躍於維基百科的人數,近期我想到開設上述的方法,為了目的一是透過競猜來吸引更多人來編輯維基百科,二是讓維基人能有個娛樂,希望各位能踴躍參與討論可行性。天篷大元帥 (會客)---(壓力大的歡迎參觀機器語 ) 2019年2月1日 (五) 06:38 (UTC)[回复]

修改存廢討論模版的文字表述(續)

關於保護頁面問題

頁面有不實的文字,雖然已改正,但怕之後有人任意亂編輯,可申請保護頁面嗎?—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111.255.2.117對話貢獻)加入。

維基百科:頁面存廢討論/記錄/2019/01/12最後的批量提刪無法存檔...--John123521 (留言-貢獻) 2019年2月4日 (一) 00:57 (UTC)[回复]